我坚信银行机构对我们自由 的威胁比敌人的军队更严重。他们已经创造出了一个金钱贵族阶级,并且藐视政府。(货币的)发行权应该从银行手中夺回来,它应该属于它正当的主人——人民。[12] – 托马斯.杰斐逊,1802年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一个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着密切联系的重量级人物。他出生在英属西印度群岛,在隐瞒了他的年龄、真名和出生地的情况下来到美国并与纽约望族的女儿成亲。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付款收据显示,汉密尔顿接受过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助。[13]
1789年,汉密尔顿被华盛顿总统任命为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他始终是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推动者。1790年,面对独立战争之后严重的经济困境和债务危机,他强烈建议国会成立类似于英格兰银行的私有的中央银行,以彻底履行发行货币的职责。他的主要思路是:中央银行由私人拥有,总部设在费城,各地设立分支银行,政府的货币和税收必须放在这个银行系统中,该银行负责发行国家货币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向美国政府贷款并收取利息。该银行总股本为1 000万美元,私人拥有80%的股份,美国政府拥有剩余的20%。25人所组成的董事会中的20人由股东推举,5人由政府任命。
汉密尔顿代表着精英阶级的利益,他曾经指出:“所有的社会都分成极少数和大多数人群。前者出身良好而富有,后者则是普罗大众。大众是动荡和变化的,他们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而杰斐逊则代表着人民大众的利益,对于汉密尔顿的观点,他的回应是:“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 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在私有中央银行制度的问题上,双方也是针锋相对。
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不把社会上有钱的个人的利益和财富信用集中起来,这个社会不可能成功。”[14]“国家的债务,如果不是过多,应该是我们国家的福祉。”[15]
杰斐逊反驳道:“一个私有的中央银行发行人民的公共货币,这对人民自由 的威胁比敌人的军队更严重。”[16]“我们不能容忍统治者将永久债务强加在人民的身上。”[17]
1791年12月,当汉密尔顿的方案被提交 国会讨论时,立即引起了空前激烈的争论。最终,参议院以微弱多数通过了这项提案,而在众议院也以39对20票过关。此时,被严重的债务危机压得喘不过气的总统华盛顿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他征询了当时的国务卿杰斐逊和麦迪逊的意见,他们明确表示这个提案明显与《宪法》冲突。《宪法》授权国会发行货币,但绝没有授权国会转让发币权给任何私人银行。华盛顿显然被深深地触动了,他甚至已决心要否决该法案。
得知这个消息后,汉密尔顿立刻跑来游说华盛顿,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账本似乎更有说服力,那就是如果不成立中央银行以得到外国资金入股,政府将很快垮台。最终,迫在眉睫的危机压倒了对未来长远的顾虑,华盛顿总统于1791年2月25日签署了美国第一个中央银行的授权,有效期20年。[18]
国际银行家终于取得了第一个重大胜利。到1811年,外国资本占到了1 000万股本中的700万,英格兰银行和内森.罗斯柴尔德成为美国中央银行——美国第一银行(The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的主要股东。[19]
汉密尔顿最终成为巨富。第一银行后来与亚伦.波成立的纽约曼哈顿公司成为了华尔街的第一家银行,它在1955年与洛克菲勒的大通银行合并成为大通曼哈顿银行(Chase Manhattan Bank)。
对金钱极度渴望的政府,与热烈期盼政府债务的私有中央银行一拍即合,从中央银行成立的1791年到1796年短短的5年时间里,美国政府的债务就增加了820万美元。
杰斐逊在1798年懊恼地说:“我真希望我们能增加哪怕一条《宪法》修正案,取消联邦政府借钱的权力。”[20]
当杰斐逊当选美国第3任总统(1801~1809)之后,他不遗余力地试图废除美国第一银行,到1811年银行有效期满的时候,双方的角力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众议院以65对64仅一票否决了银行授权延期的提案,而参议院是17对17票打平。这次由副总统乔治.克林顿打破僵局投下关键的否决票,美国第一银行于1811年3月3日关门大吉。[21]
这时坐镇伦敦的内森.罗斯柴尔德闻讯大发雷霆,他威胁道:“要么给(美国第一)银行授权延期,要么美国将会面对一场最具灾难性的战争。”结果美国政府不为所动,内森立刻回应:“给这些放肆无理的美国人一次教训,把他们打回到殖民地时代。”
结果几个月之后,爆发了英美之间的1812年战争。战争持续了3年,罗斯柴尔德的目的非常明确,要打到美国政府债台高筑,最后不得不屈膝投降,让他们掌握的中央银行继续运作为止。结果,美国政府的债务从4 500万美元增加到12 700万美元,美国政府最终在1815年屈服了,麦迪逊总统在1815年12月5日提出成立第二家中央银行,结果是1816年诞生了美国第二银行(The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