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ing

富兰克林自传

唐长孺 [译] /

神秘师兄 上传

第11节: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我开了一张小印刷铺设备的清单。据我的估计约需一百英镑左右,我把清单交 给州长。他很高兴,但是问我假如我自己在英国能够亲自在场选择铅字,并且检查各种机件的质量,是不是方便些。他说:“那么,当你在那里的时候,你可以认识一些人,并且可以在贩卖书籍和文具方面建立通信关系。”我同意这样做或许会是有益的。“那么,”他说,“做好准备坐安妮丝号去。”安妮丝号是当时一年一度经常来往伦敦与费城之间的唯一船只。但是离开安妮丝号启碇,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所以我继续和凯谋在一块儿工作,一面为高令斯从我这里拿去的钱焦急着,每天唯恐佛南来提款,但是过了几年一直没有发生这件事。

我相信我忘了讲这件事:在我第一次从波士顿来费城的旅途中,因为风浪太大,船停靠在勃劳克岛,乘客开始捕捉鳕鱼,并且拖了许多上来。到这时为止,我坚守我不食荤食的决心,在这种场合,我同意我的老师屈理昂,认为每捉一条鱼等于是一种无缘无故的谋杀,因为鱼过去既没有伤害我们,将来也不会,我们没有正当的理由去杀害它们。这一切好像十分合情合理。但是在过去我是非常爱吃鱼的,所以当热气腾腾的鱼刚从炸锅里拿出来时,它芬芳扑鼻,美妙非常。我好一会踌躇于原则和爱好之间,直到后来我记起了在剖鱼时,看见有人从鱼肚里拿出小鱼来,这时候我想:“假如你们自己互相吞食,我为什么不能吃你们呢?”这样我痛快地吃了一顿鳕鱼,以后还继续跟别人在一起吃鱼,只是偶然有时恢复蔬食罢了。做一个有理性的生物原是这样方便,因为理性能使人找到或是制造理由去干人心里想干的事。

我和凯谋相处得很好,意见也还相投,因为他一点也不知道我开业的事。他在很大程度上还保持着他旧日的虔诚狂信,酷爱争辩。因此我们争论了不少次。我常常用苏格拉底的对话法来使他跟我论辩,用一些看起来显然离开我们当前的题目很远〔的问题提问〕,但是逐渐地把他引入窘境,把他诱进各种困难和矛盾之间,我用这种方法常常叫他上圈套,甚至最后他变成了可笑地谨慎,几乎连最普通的问题也不愿回答,总是先问“你究竟想说什么呢?”但是,这件事却使他对我的辩才有很高的评价,他甚至认真地提议要我作为他的同事,帮他创立一个新的教派。他打算讲道,要我去驳斥一切反对者。当他向我说明他的教条时,我发现当中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我所反对的,除非我也可以参加一点意见,介绍一点我自己对宗教的看法。

凯谋留着长胡 子,因为在摩西法中有这样一条:“不许毁损你胡 须的边缘。”同样他也以礼拜六为安息日,这两点对他是必不可少的。我可全不喜欢,但是我同意将它们放入教条中,假如他能接受不吃荤食这一条,他说:“我担心我身体会吃不消。”我向他保证身体不受影响,他的健康会因此而增进。他平常是一个老饕,因此我暗自忖量:将来看着他半饥半饿的样子倒很好玩。他同意试行蔬食,假如我愿意陪他的话。我陪了他,我们实行了三个月。我们的食物经常不变地是由一个邻妇烹调后送来的。他从我这里拿去一张开着四十种菜肴的单子,可以随时替我们烹调这些菜,在这些菜肴中既没有鱼肉,也没有鸡鸭。这种想入非非的念头这时候更合乎我的要求,因为它省钱,每人每周所费不超过十八个便士。从那时起我曾经几次十分严格地守四旬斋,突然地从平常的食物换到吃斋时的食物或是从吃斋换到平常的伙食,我一点也没有什么不便,因此有人劝告说吃四旬斋时应当依照易行的级次逐渐改变,我认为这话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我很愉快地吃着素食,但是可怜的凯谋却苦不堪言。他对这个计划已经感到厌倦,一心向往着丰肴美食,因此叫了一份烤猪肉。他请了我和两个女友来跟他一同进餐,但是因为烤猪肉端到桌上来太早了,他无法抵抗那种诱惑 ,所以在我们到达之前他把它全部吃光了。

在这期间我跟李得小姐恋爱了。我非常尊敬她,也爱慕她,我也有理由相信她对我也是如此。但是,因为我即将到海外作长途旅行,同时我们都很年轻,刚过了十八岁,她母亲认为最稳妥的办法是目前暂时不要我们操之过急。因为如果决定要结婚的话,那么最合适的时候是在我从海外回来之后。到那时候,像我所预料的那样,我将自己开业。也许她也觉得我的期望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有根有据。

这时候我主要的朋友是查理·奥斯朋、约瑟·华生和詹姆士·雷夫,他们全是好学之士,头两个是镇上一个有名的公证人查理·勃罗克田的书记,另一个是一个商店店员,华生是一个虔诚明达的年轻人,十分正直诚实,其他两个对宗教信仰比较淡漠,特别是雷夫。雷夫这个人,像高令斯一样,受了我的影响,因而他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动摇。为了这事他们两人都使我自食其果。奥斯朋通情达理、正直、坦率,对朋友诚恳而又热情。但是在文笔方面,他过分地喜欢批评。雷夫聪明多才,风度优雅,而又十分雄辩。我想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善于词令的人。这两个人都十分爱好诗歌,因此试写了几首小诗。在礼拜天我们四个人常常一起愉快地到斯古基河附近的森林中去散步。在森林里,我们轮流朗读作品给大家听,然后大家座谈我们所读的作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