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ing

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

当年明月 著 /

神秘师兄 上传

我认为,他们跑到这个地方,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跟河南接壤的几个省份,陕西是不能去的,洪承畴在那里蹲着,而且这人专杀投降的,去了也没前途。

山西也不能去,虽说曹文诏调走了,但几年来,广大头领们基本被打出了恐曹症,到了山西地界,就开始发怵,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要去。

那就去湖广吧。

最早进去的是高迎祥和李自成,且去的时候,随身带着几万人,郧陽巡抚当时就晕菜了,因为郧陽属于山区,平时都没什么人跑来,也没什么兵,这回大发了,一来,就来几万人,且都是闹事的,各州各县接连失陷,完全没办法,只好连夜给皇帝写信,说敌人太多,我反正是没办法了,伸长脖子,等着您给一刀。

这段日子,对高迎祥和李自成而言,是比较滋润的,没有洪承畴,没有曹文诏,没有左良玉,在他们看来,郧陽是山区,估摸着也没什么猛人,自然放心大胆。

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事实上,这里是有猛人的,第四个猛人。

说起来这位猛人所以出山,还要拜高迎祥同志所赐,他要不闹,估计这人还出不来。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此人正式露面之前,高迎祥和李自成就跑了。

具体跑到哪里,就不知道了,反正是几个省乱转悠,看准了就打一把,其余头领也差不离,搞得中原各省翻天覆地,连四川也未能幸免。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只能用狠招了。

崇祯七年,崇祯正式下令,设置一个新职务。

明代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方官,就此登场。

在此之前,明代最大的地方官,就是袁崇焕,他当蓟辽督师时,能管五个地区。

光荣的记录被打破了,因为这个新职位,能管五个省。

这个职务,在历史中的称谓,叫做五省总督,包括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权力极大,也没什么管辖范围,反正只要是流贼出没的地方,都归他管。

职位有了,还要有人来当,按照当时的将领资历,能当这个职务的,只有两个选择:A:洪承畴,B:曹文诏。

答案是C,两者皆不是

任职者,叫做陈奇瑜

陈奇瑜,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都察院御史、给事中,后外放陕西任职。

在陕西,他的职务是右参政,而左参政,是我们的老朋友洪承畴。

但为什么要选他干这份工作,实在是个让人费解的事。

就资历而言,他跟洪承畴差不多,而且进步也慢点,崇祯四年的时候,洪承畴已经是三边总督了,他直到一年后,才干到延绥巡抚,给洪承畴打工。

就战绩而言,他跟曹文诏也没法比。

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他,但无论如何,偏就是他了。

就任五省总督之后,他开始组织围剿,卓有成效,短短几个月,民军主力又被他赶到了河南,各地民变纷纷平息。

接下来的程序,应该是类似的,民军被逼到某个地方,被包围,然后被逼无奈,被迫诈降。

所谓事不过三,玩了朝廷两把,就够意思了,再玩第三把,是不可能的。

洪承畴已经磨好刀,等待投降的诸位头领,这一次,他不会让历史重演。

是的,历史是不会重演的。

这次被逼进河南的民军,算是空前规模,光是大大小小的首领,就有上百人,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罗汝才、刘国能等大腕级人物,都在其中。民军的总人数,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三十万。

为了把这群人一网打尽,崇祯也下了血本,他调集了近十万大军,包括左良玉的昌平兵,曹文诏的关宁铁骑、洪承畴的洪兵,总而言之,全国的特种部队,基本全部到齐。

但凡某个朝代,到了最后时刻,战斗力都相当之差,但明朝似乎是个例外,几十年来,几万人就能把十几万日军打得落花流水,几十年后,虽说差点,但还算凑合。

和以往一样,面对官军的追击,民军节节败退,到崇祯八年(1635),他们被压缩到洛陽附近,即将陷入重围,历史即将重演。

但终究没有重演。

因为在最关键的时刻,他们开了个会。

开会

开会的地点,在河南荥陽,故史称“荥陽大会”。

这是一次极为关键的会议,一次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会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