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70%50%+50%20%+60%30%=63%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2835000063%=4500(万元)
(3)品种结构调整前三种产品的总销售收入=30000000+12000000+18000000=6000(万元) 安全边际总额=60000000-45000000=1500(万元)
利润总额=总销售收入-总变动成本-固定成本=60000000-22200000-28350000=945(万元) 或者利润总额=安全边际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50063%=945(万元)
(4)产品结构调整后三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率及销售收入占比如下表: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70%75%+50%10%+60%15%=66.5%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2835000066.5%=42631579(元) (5)品种结构调整后的边际贡献总额=31500000+3000000+5400000=3990(万元) 利润总额=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39900000-28350000=1155(万元),高于调整前的利润总额(945万元),可见产品盈利能力上升了。主要原因在于,边际贡献率最高的商务装的销售收入占比从50%增加到75%,从而降低了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使得产品组合的安全边际增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
第14章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业绩驱动因素分析 1.练习题
(1)M公司2009-2011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计算如下表(单位:元):
首先,M公司2009-2011年的EVA均大于0,表明该公司管理层能通过日常经营活动创造价值,股东财富因此增加。从绝对量来看,2010年的经济增加值最大,2011年次之,2009年最小,而每股EVA、EVA率的排序与此一致。
(4)由上述计算过程可知,税后净营业利润在2009-2011年呈先升后将趋势,而投入资本逐年增加,且三个年份上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一致,故2010年的EVA高于2011年。同时,2010税后净营业利润的增长率高于投入资本的增长率,故2010年的EVA高于2009年;同理,2011年的EVA高于2009年。在数据可获得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从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关资产周转率)和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等角度EVA的增减变动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