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研究儿童心里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室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2. 教师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室对学生的指导地位。3.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4.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5.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策略,能力和品德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品德等。
人格的结构:1.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他有事最强有力的部分。2.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实现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3.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他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小学儿童6-12岁 心里危机,勤奋对自卑。主要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重要时间和影响,儿童必须要掌握重要的交往和学习技能。这个时期孩子常常会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如果孩子足够勤奋他们在这个时期中能够掌握大量的交往学习技能,如果不能掌握这些技能,孩子就会感到自卑这是老师和同伴是个体的重要社会他人。
埃里克森对教育启示:小学教育的启示,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小学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活的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而学生成人后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都与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体验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好成绩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落后和不足,不能一味地批评,而要多给予鼓励,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培养其自信心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努力学习,而当这些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后,一定要及时表扬,鼓励使其充分体验此时内心所获得的快乐,勤奋与自卑的这一阶段是自我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儿童已经开始意识到进入了社会,老师和同伴在她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生活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平等而公正低对待学生,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老师对待自己的态度而感到自卑。
图式的概念是皮亚杰提出的,他用它来表达儿童对环境做出适应的认知结构。不同的主题对外界环境中的刺激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题的图式有所不同。
同化是指将周围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式。
顺应是值主体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观的变化。
维果茨基1896-1934是苏联著名心里学家,苏联儿童心里学的开创者。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与教育心里,着重探讨思维与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重视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研究。强调语言符号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创立了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茨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一、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二、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主张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这样教学才能够促进发展。三、学习关键期,每一种技能的学习都有着其关键年龄,一旦错过了这个最佳的年龄,就会对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
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是指有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逐步提高,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注意品质:注意广泛、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
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一、空间知觉的发展,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1.形状知觉2.方位知觉,是指个体对自身或物体锁处方向的知觉。二、时间知觉的发展: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三、运动知觉的发展:运动知觉包括大肌肉运动觉和小肌肉运动觉。
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二、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转化。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一、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1.具体材料的保持优于抽象材料的保持。2.具体材料和抽象材料保持的差别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二、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三,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
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是亲子关系的一个主要方面。权威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专制型辅助对儿童严厉,粗暴,缺少温情。放纵型父母对儿童高度接纳和肯定,允许儿童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但很少提出控制和要求,偶尔对儿童提出纪律要求却不能坚持下去。
小学儿童的友谊 一,小学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3-7岁,不稳定阶段。第二阶段4-9,单向帮组阶段。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组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小学儿童择友的标准,直接接触关系,接受关系,敬慕关系,以及其他关系小学儿童择友的特点,小学儿童选着朋友,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趋上性的特点。择友的同质性是指儿童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似的人做朋友,他们认为合得来。择友的趋上性是指儿童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为朋友。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动力。
小学儿童自我的意识成分发展不同步。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主要成分,它的发展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所以,小学儿童自我认识发展趋势与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一致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认识密切相关,小学儿童自我体验发展与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比较一致。自我监控的发展的比较奇特,表现为低年级儿童的自我控制我分数高年级高。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一、表现:1.过高的评价2.过低的评价3.适当的评价 二、趋势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2.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日益提高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意志特征的发展,小学儿童的自制性和坚持性都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是低年级儿童主要受外部因素的控制,随着年龄增长,小学儿童对外在控制因素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其内部控制的能力由未发展起来,还不足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表现出在自制力和坚持性两方面的下降趋势,但到了中学后,随着儿童内部控制能力的迅速发展,儿童的自制力和坚持性将重新出现上升趋势。
小学儿童智力碎片的差异对教育的启示是,一是把教育是着眼点放在大多数的正常儿童身上,根据他们的水平进行教育。二是分辨出智能超常,正常,落后的分布,因材施教,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选修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通过分校,分班,班内分组以及分层教学等形式,针对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实施教育。
场独立型:是指当个体面对一个作为认知目标的问题时,很少或甚至不依赖于该问题空间的其他的一些线索,而是根据认知目标本身的结构来搜索信息。
场依存型:当个体面对一个作为认知目标的问题时,较多甚至完全以来于该问题中的其他一些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差异:表现吱心理活动的许多方面,场独立型的儿童认知重构能力强,在认知中具有优势;场依存型的儿童社会技能高,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优势;学习内容上,场独立型的儿童多偏爱数学和自然科学,场依存型儿童多倾向艺术和人文学科;在学习方式上,场独立型的儿童喜欢正规的、结构严谨的教学,场依存型的儿童喜欢松散的讨论式学习;学习中支援力量源来看,场独立型的儿童更多依赖资料本身,场依存型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更喜欢请教别人;从未来职业选择来看,场独立型的儿童喜欢需哦哪个是理论研究、工程建筑、航空等工作,场依存型的儿童喜欢社会定向的职业。
冲动型特点: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特点: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同时型的人,在解决问题时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继时型的人,在解决问题时一步步的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第一种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分为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机器的学习三种,
刺激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雨条件刺激 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泛化是对失误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失误的差异性的反应。
观察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面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榜样与示范二、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一种引导性材料,他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辩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学习动机:是激起学僧的学习行为、维持已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的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学生通过自己的能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驱动力:又称交往驱动力,指学生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所谓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他们会选择有难度的任务,且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实现挑战,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概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种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成败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民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理论。1.他人成绩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的行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2.先前的观念或因为图式,即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3.能力的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的能力的看法和评价。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
程序性知识,主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于实际操作。
概念形成:学习者对同类事物的大量例子进行分析,对比他们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的学习方式。
概念同化:先把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利用自己认知结构中现有的概念和知识经验进行理解,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的学习方式。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把新的知识归属到头脑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让它们相互建立联系的过程。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
并列结合学习:如果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既不是类属关系,也不是总括关系,就产生了并列结合学习。
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作用:分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积极迁移也叫正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消极迁移也叫负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的作用。
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子啊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和使用的有关学习的方式方法,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节监控的方式等。结构:一、基础策略,用来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二、辅助策略,帮助学习者维持适当的认知氛围,以保证基础策略能有效地操作。
复述策略:复述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一、识记阶段的复述策略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2.避免干扰3.抑制4.整体记忆与部分记忆5.多种感官协同记忆6.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式记忆7.过度记忆 二、保持阶段的复述策略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3.多种形式的复习
精细加工策略:一、简单知识的精细加工策略1.位置记忆法2.缩编和歌诀3.谐音联想法4.关键词法5.视觉想象 二、复杂知识的精细加工策略1.做笔记2.联系生活实际3.利用背景知识
问题:是疑难或称难题,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感到疑难的情境。类型:1.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2.排列问题、结构推导问题和转换问题3.结构良好问题与结构不良问题
算法式策略: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启发式策略: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采用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根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有关的知识经验2.个体的只能与动机3.问题情境与表达方式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创造性: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新产品的智力品质。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的产生有社会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
创造力与智力:他们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相关的非线性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然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创造性的主要成分:1.创造意识2.创造性思维3.创造性想象4.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1.准备期2.孕育期3.明朗期4验证期
培养小学儿童创造性的措施:一、创设环境,激发潜力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自由成长的空间。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二、注重个性塑造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错误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直觉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特征的榜样。三、开设课程,教授策略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
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认识并自觉遵从社会规范的过程。
品德发展实质:一、品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二、品德发展是在内部矛盾推动下,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品德发展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的道德判断二水平论:6岁以前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6-10岁处于他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儿童进入自律道德阶段。
社会规范学习的三阶段论:1.服从,是个体按照社会规范行事,它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2.认同,是个体自觉自愿的在思想上、情感上、行为上接受榜样所代表的社会规范的影响。3.内化,是社会规范学习的最高阶段。
助人行为:使他人受益而非自己受益的亲社会行为。
侵犯行为:是针对企图避免受伤害的他人的身体或心理的伤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