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
1.网络中的意见领袖
一.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与传统意义上意见领袖的不同
1.根植于互联网虚拟平台的意见领袖,既具有传统意见领袖的本质特征,即选择性地传播有利于自己的观点的信息,通过提供建议和观点影响他人,又因为其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殊生存环境,而具有一定的不同的特点。
(1)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并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2)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
(3)网络意见领袖的行为表现非常活跃
(4)网络意见领袖都具有出色的表达能力。
(5)网络意见领袖都具有某种专长。
2.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受众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不同意见,也能使自己的意见传播更广,范围更大,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如此便可以接触更多意见领袖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意见领袖的可能性增大。例如2011出现的微博,通过个人的魅力获得更多的粉丝数量而形成一呼百应效应的姚晨便是个人成为意见领袖的典型,网民通过个人的喜好设定便可以有相关领域的推送人物。
3.网络信息的病毒性传播和网民的匿名性特点,使得网络民众容易被意见领袖“一点就着”,这使得偏激的意见容易被散布,引起公众情绪的不稳定。
4.网络意见领袖能够带动社会的良性效益,例如进行募捐,众筹活动时,领袖的粉丝效应更能够带动多数人的参与。
5.网络意见领袖的不稳定性更大,拥有众多粉丝“成就”社会权威性的同时,也可能因为细枝末节而导致个人形象受损,或是因为其他意见领袖的出现而导致“掉粉”现象
6.网络意见领袖的社会形象往往能够产生经济效应,由于个人形象的社会关注度大,售卖粉丝或个人主页成广告公关的另一种渠道
A3
1.网络意见领袖相比传统媒体环境中的意见领袖,传播主题和方式更加多元化,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时效性更强,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交互性,使得网络中信息反馈和舆论的形成更加快速。
2.网络意见领袖更加多元化。互联网时代,意见领袖的主体范围随着网络传播群体范围的扩大而扩大,意见领袖的多元化不仅体现在意见领袖主体的多元,也因为网络信息的海量,使得意见领袖所传播的信息、观点更加多元。
3.网络意见领袖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传统媒体环境中的意见领袖多是精英人物,而网络意见领袖可以是精英人群,也可以是论坛版主,也可以是热门博客博主,只要发布的信息得到网民的关注、推崇,对网民的态度产生影响都能称之为意见领袖。网络的自由性和全面性使得网络意见领袖非常具有个性化特征。
4.网络意见领袖说服力更强。网络媒体的交互性,使得网络信息反馈及时、互动频繁,这也使得网络意见领袖能够及时沟通、随时说服,相对减少网民误解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具说服力。
5.网络意见领袖影响更大。相比现实中的意见领袖,多是人际传播,其信息的传播过程和范围都有一定局限性,网络传播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距离,传播信息的反复性使得人们接受的范围更加广泛,意见领袖的影响范围随之更大、影响力也更强。
2.网络环境中的流言传播现象
1.网络流言泛滥的原因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已成为流言传播的重要方式。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形成网络谣言,要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传播受众,二是传播源,三是传播途径,三者好比“吸毒者”、“制毒者”、“贩毒者”之间依存关系,构成了一个网络谣言产生、传播、形成的生态链条。
(一)社会矛盾严重,政府责任缺失
(二)把关人控制技术的消解
(三)受众缺乏科学精神
2.流言消解对策
(一)政府方面
1、以人为本,积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指数
2、准确、及时发布信息,使真相走在流言之前
3、建立相关的法律机制,做到信息透明
(二)完善把关人机制
1、信息发布过程的把关
2、信息传播过程的把关
3、 信息技术手段的把关
(三)提升民众的科学探索精神
牢固树立公民个人法律观念,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全面培养具有道德自律、法制观念、思想独立的“公民意识”的社会个人,做到真正的“不传流言”。
3.互联网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
1、从宏观层面看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网络传播本身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具有比其他传播方式更即时、更广范围的传播优势,使得其它传播方式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多的受众进行“链接”;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那些网络上的活跃者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因此而不负责任的用极端言语抨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这两点都可以加剧“沉默的螺旋”现象,发生在2003年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就是网络传播加剧“沉默的螺旋”一个很好的例证。在事件发生以后,国内的很多网站就这一事件进行了即时转贴、报道和讨论。一时间,各大高校也是沸沸扬扬,很多网站上都充斥着各类极端的言论,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一下子升温。
如果事态能仅仅停留在上述这样一个层面,那倒也无妨。可怕的是,因为上述两种原因,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令人忧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即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那些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而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逐渐走向了偏激。于是,互联网成了极端言论的天下,极端的少数正在左右沉默的大多数。
2、2.从微观层面看
从微观层面看,“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依然有效。“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的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的结论。对此,笔者想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实验研究角度增加一些论据:网络中的受众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群,而且具有相当的流动性,可以说网上的交流是属于“临时拼凑的群体”之间的交流。
对于这种临时拼凑的群体,也就是彼此陌生的交流环境,在纽曼早期的调查中就已经发现了这种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有关对任用共产党员为法官”的舆论调查的火车实验中,她发现,虽然多数人反对任用共产党员为法官,但是乐于加入讨论这个话题的人的比例却不多(27%);相反,虽然赞成的人居少数,但是愿意就这个话题在火车上进行讨论的人的比例却大大超过前者(52%)。
3.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奏效的原因沉
在网络时代,诱发“沉默的螺旋”这一现象的因素已经随着网络这种传播工具本身的传播特性而发生了改变,纽曼所谓的“人害怕被孤立的社会心理导致了最后的沉默”已不能完全解释这个现象。笔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时代依然奏效,主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
a、网络本身的“妖魔化”。
网络看似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封闭和安全的自我空间让人们可以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至使某些学者认为网络使得导致“沉默的螺旋”现象产生的“害怕被孤立”的群体压力消失,因此就推论出“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时代不再存在。但实际上,网络为我们提供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实际上只是如皇帝的新装一样,看似使得每个人都障蔽起了自己,使别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各种观点,却不能知道自己的身份。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欺欺人,何尝不是更加说明了“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对人们的影响之深,“沉默的螺旋”现象之严重,在个性化传播的网络时代也不例外。
b、个性使然。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conformity),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实际存在的或想象到的压力会促使个人产生符合社会或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有时候,个体不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而且在信念上也改变了原来的观点,放弃了原有的意见,从而产生了从众行为。比如有些人的天性就是内向、不善言辞、或者一直不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缺乏个人见解,喜欢追随别人的看法,即使是在可以畅谈无阻的自由环境下。另外,长久的社会及群体压力带来的个人从众行为,是否会内化成他性格中的一部分,使这种从众行为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惯性行为?如果可以,那么就可以充分证明“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依然有效。
c、面对海量信息,个人在处理这些信息方面的能力问题。
网络传播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任何其他媒体都不能提供的方便、快捷和自由环境,但这种技术理论上的可能并不等同于实践层面中的可能。网络信息浩如烟淼,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人们似乎更多的只是匆匆浏览,很少会参加留言讨论,尤其是对那些一向“不喜欢发表言论”的人。
d、信息的质量值得怀疑,因此这些信息能否引发人们的兴趣都是造成沉默的原因。
在互联网上,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正是由于网络传播的这种交互性,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充斥着谎言、讹言、毫无理性的胡言等等,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也因为这样,相当一部分人就对网络上的种种信息,尤其是论坛当中的言论抱着“无所谓”或不置可否的态度,并不予以理睬,或者只是浏览而不屑给以回应,这样也会在“网络中可以畅所欲言”的假象掩盖下出现一方保持沉默,另一方声音越来越大的“沉默的螺旋”。
d、来自第四方(供应商、政府、传播者自身之外的人),即同在网络中畅游的网民的技术“侵压”。
一位加拿大的绝症患者向各BBS发出解除安乐死禁令的呼吁,而另一位电脑专家因为有不同看法,使用一个程序就抹掉了他发出的全部呼吁。这也是造成“沉默”现象的一个新因素,即持不同意见的网民采用技术手段的控制,这与以往其他任何形式的媒体传播不同,以往的传播受众之间不存在硬性干扰,只能给彼此造成心理上的软性压力。换言之,网络中“沉默的螺旋”这一现象的诱发因素多了一个“网民之间的硬性压力”。
4.新闻框架在网络传播中是怎样的?
——网络传播的出现有效打破了传统媒介的话语框架
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正在越来越快地改变着我们对传统传播理念的看法。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多元性、互动性以及去中心化等于传统媒介传播方式截然不同的特点。基于这些特征,网络传播赋予人们自由表达意志的权利,同时也为表达个人意见和传播个人看法创造了可能,使以前处于弱势的某些个人和群体有了表达意见的自由。
2.匿名性,网络传播是构筑在互联网形成的虚拟社会的基础上,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社会中,和现实社会相区别的就是每一个在虚拟社会的公民都可以不再使用真实身份,无论是网络中的账号还是论坛上的用户名,都将原来的真实身份进行了掩盖。正是基于这种真实社会身份的掩盖化,网民可以在网络社会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实现了相对于现实社会中的言论自由。
3.多元性,虽然网络传播依旧离不开政治权力的干涉和网络运行商的控制,但相较于传统媒介而言,网络传播的话语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博客、论坛、聊天社区等等的出现,无不丰富了网络传播的话语形式。此外,由于网民所固有的理念和价值体系不尽相同,对同一事件的看法和意见也会呈现一种多元化态势,在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下,网民得以表达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内容,这样也促使了因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体现出话语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色彩。而在传统的媒介当中,媒体充当了话语者的角色,群众的声音很少体现在传统媒介当中,相对单一。
4.互动性,在网络传播中,各种意见的表达和声音的再现都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供每一个网民共享的,对于网络中的各种意见和声音,网民拥有自由反驳和认同的权利,而且在互联网及时、迅捷的特征下,各种意见和声音能够呈现出良好的互动效果。例如在论坛中,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或者价值观发布帖子,其他网友马上就能看到帖子并可以进行回复,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此循环往复,其互动效果不言而喻。
5.去中心化,网络传播的诞生,极大地分散了话语的控制权和主导权,在传统媒介时代,话语权往往是媒体一家独大,有着引导社会民众走向的功能。而在追求民主化的当今社会,话语的多样性成为特征,互联网作为最方便的载体,将过去的高度集中控制向分布集中控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