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下列术语
人际关系: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
领导方式:教育者了解情况使用法规的方式。
课堂气氛:又称班风,通常指伴随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而形成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学生群体:指按教育管理的要求而组织起来的有明确规章制度、权利义务的正式群体,最典型的是班集体;也指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角色地位和权利义务均不确定的非正式群体,即同伴群体。
遵从:指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符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
教师的素质:常指习得的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习得的素质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沟通技能、应对应激的策略以及职业态度。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包括教师的智力水平、人格特质。
压力:指各种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力量和压力导致的生理或心理的紧张状态。
职业态度:指个体对自身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涉及对职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
差别能力:与出色解决特定问题有关的能力,如言语流利、数字推理、视觉形象的记忆、空间定位等。
人格特质:通过心理测验揭示的个体的长期稳定、不易改变的一般倾向。
宽容:指认知参照系的灵活适应引发了个体对他人的体察和无偏见。
移情理解:指能够深入别人内心并同情他们的情绪反应。
二、填空
1.学与教,情感
2.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民主
3.独特性,相对稳定性,感染性,指向性
4.消极的,积极的,对抗的
5.自发,非正式
6.相似性,接近性,补偿性
7.权宜遵从
8.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与群体成员身份的比较
9.安全、归属和被同伴认可,获得正确信息的愿望和对他人的信任
10.言语能力,思维的条理性,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11.营养状况,早期发育环境中信息刺激的丰富程度,实践、动手的机会,早期教育开始的时间
三、选择
1.⑵。 2.⑶。 3.⑷。 4.⑴。 5.⑵。 6.⑷。 7.⑵。 8.⑴。 9.⑷。 10.⑵。 11.⑵。
四、研究与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