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ing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

神秘师兄 上传

  《生活的艺术》探讨生命、心灵的价值,并抒发作者个人对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的观感,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论及周遭,乃至整个社会。全书虽被分为十四章,但在重要观点上前后呼应,各章虽有一既定的讨论主题,但往往将内容向外扩展,并无绝对的限制,这正合作者所提倡的悠闲随兴的生活态度。
作者在本书《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生活的艺术》也好,《吾国与吾民》也好,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因而,喜欢这种风格的读者——准确地说,是具有林语堂式思想、情趣的读者,自然对林语堂的著作评价极高。例如,有人认为《吾国与吾民》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但是,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读者——准确地说,是不具有林语堂式思想、情趣或者说人生境界还没有达到林语堂那种高度的读者(如某些大学生),肯定会对林语堂的著作不以为然。
林语堂在《自序》还说:“我也想以一个现代人的立场说话,而不仅仅以中国人的立场说话为满足,我不想仅仅替古人做一个虔诚的移译者,而要把我自己所吸收到我现代脑筋里的东西表现出来。”实际上,林语堂写《吾国与吾民》与《生活的艺术》的时候,不仅是以“一个现代人的立场说话”,更多的是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说话。这从前面的《编创花絮》部分介绍的成书背景就可推测到这一点。林语堂创作的读者意识很强,他在《自序》中说:“我颇想用柏拉图的对话方式写这本书。把偶然想到的话说出来,把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琐事安插进去,这将是多么自由 容易的方式。可是不知什么缘故,我并不如此做。或者是因我恐怕这种文体现在不很流行,没有人喜欢读,而一个作家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人阅读。”我们完全可以说,《吾国与吾民》与《生活的艺术》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介绍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经典。
然而,我们很难有充足的理由说,它们也是写给中国人看的、介绍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经典。客观地说,林语堂所推崇的闲适哲学、悠闲的生活态度确有局限性,北大教授陈平原说得好:“中国古代闲适并不是纯然闲适,而是其中有苦有忧有愁的,而林语堂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有人甚至说:“我不乐意外人以为林先生足以代表中国作家,以为这个民族的多数成员便是他笔下那般哼哼唧卿的模样。想想,譬如说,八女投江 、狼牙山五壮士罢,谁更能代表中华,是他们,还是那些‘国事管它娘,打打麻将’的混混?”我们可以通过此书了解中国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风俗文物、幽默大师的思想与个性,但应考虑这种生活方式的时效性,应批判地接受。
如果你通英文,并认识中文繁体字,就不妨找到《生活的艺术》与《吾国与吾民》的英文原著,找到1949年出版的中文繁体本,再找一本现在翻译出版的中文简体字本,对照阅读,恐怕更为有趣有益。

查看更多